为深入贯彻北京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行动方案》精神,推动传统艺术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2025年6月6日,怀柔一小举行了"纸载成长·美育润心"剪纸教学展示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展现了AI技术与艺术教育融合的丰硕成果,为新时代美育工作提供了生动范例。
	
	
		参加此次活动的领导与嘉宾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苏君阳、北京市基教院艺术教研室美术教研员耿鑫、怀柔区文联主席胡卫军、怀柔区文旅局副局长刘雅静、怀柔区美协主席吴朝印、怀柔区摄影协会主席卜向东、怀柔区美协秘书长孟庆润、怀柔区教委体美科科长于恒、怀柔区教科研中心主任黄海明、副主任王金菊、怀柔区教科研中心艺术教研室副主任郭宝、怀柔区兰杰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兰杰书记及团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白卉、怀柔一小党委书记罗士臣以及怀柔区艺术教师、怀柔一小师生代表、家长代表。展示活动由怀柔一小副校长肖维主持。
	
	
		上午的教学展示环节以“AI赋能剪纸传承 共塑智慧课堂新生态”为主题,呈现了两节精彩纷呈的研究课。赵江华老师的《团花巧创意》课程将传统剪纸纹样与数字设计相结合,穆运筹老师的《民间玩具》则运用AI技术让剪纸作品“活”起来。北京市基教院艺术教研室美术教研员耿鑫在评课中指出:“两位老师的课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创新。将AI对比教学引入民间艺术的教学中,课堂开放而鲜活。”
	
	
		下午在北宅书画苑举行的“展非遗国粹 传文化薪火”师生剪纸艺术展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开幕式上,怀柔一小党委书记罗士臣在致辞中指出:剪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流淌在指尖上的“中国智慧”,凝聚着民间艺术的审美哲思。剪纸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成为浸润学生心灵、涵养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怀柔一小师生以剪纸为媒,以课程为基在传统技艺中厚植文化自信,构建“三层融合”的美育实践体系,精心智造了楼宇长廊的“非遗展线”,匠心打造了“行走的剪纸博物馆”,诠释着“美育是心灵的工程”这一深刻命题!
	
	
		随后怀柔一小五年级学生付菀然、怀柔一小书美组组长郑小丽以及三(7)学生家长王凯作为师生以及家长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剪纸艺术带来的成长感悟。
	
	
		怀柔区教委体美科科长于恒在开幕式中总结讲话,于科长指出:“怀柔一小的剪纸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一小特色。孩子们用巧手剪出来的这些精美的作品,展现了孩子们在寻找美的过程当中对美的鉴赏及表达。美育浸润不仅是记忆的传承,更是心灵的滋养。
	
	
		最后怀柔区文联主席胡卫军宣布怀柔一小“展非遗国粹 传文化薪火”师生剪纸作品展开幕!
	
	
		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千年剪纸遇上智能科技,传统文化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当美育浸润校园,每个孩子都成为了文化传承的"小火种"。活动不仅展现了怀柔区第一小学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方面的创新实践,更探索出一条传统非遗与现代教育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份承载着文化基因的剪纸艺术,能在AI技术的赋能下飞入更多课堂;这份浸润心灵的美育力量能滋养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必将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为学校美育工作谱写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