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上午,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会议室内暖意融融。北京一零一中大兴分校执行校长陈伟东、副校长马福东、冯艳杰、科艺体副主任李喜洋等领导班子成员,与海淀科普教育协会秘书长魏然一行,共同赴约北京大学,与北大物理学院天文学系主任张华伟教授、副主任陈弦副教授、副主任王然副教授等专家团队展开深度座谈,为校社合作、人才共育按下“加速键”。
作为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的重要成员,大兴分校承载着69年“求真务实”的育人积淀。自组建天文社团以来,已斩获大兴区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守正创新,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核心与“探索星空”的科学精神深度交融。此次座谈,正是一零一中立足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学情实际,响应“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号召,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步。
会上,陈伟东校长首先回顾了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探索:从设立天文、机器人等20余个社团,到开展学科竞赛培训;从引入外部优质资源,到设计个性化课程,学校正逐步构建“早发现、早培养”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他明确提出合作愿景:一方面希望依托
北大天文系顶尖资源,为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专业力量;另一方面也期待成为北大天文系博士生就业的优质新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双赢格局。
随后,北京市海淀区科普教育协会秘书长魏然讲话。她期待通过这样的深度合作,能够:
为学有余力、志存高远的莘莘学子,打开一扇仰望星空的科学之窗;
共同构建“大中小学天文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计划”;
携手打造“天文教育与人才发展双向赋能平台”;
在人才发展方面,一方面通过大中衔接培养,为北大天文系输送更多具有深厚兴趣、扎实基础和科研潜质的优秀生源。另一方面希望能共同关注天文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多元化。
北京一零一中科艺体中心副主任季爽就学校科技教育开展情况、天文社团发展成果作补充发言,详细介绍了学生在天文领域的学习热情与成长潜力。现场,北大天文系副主任王然教授介绍了中学生科研导师课题情况,为双方后续合作搭建了具体路径;学校也同步介绍了招聘岗位信息,为人才引进与校企联动奠定基础。

从张华伟教授的热情欢迎辞,到魏然秘书长对科普教育资源整合的建议,再到双方围绕“中学生科研导师课题”“人才联合培养”“招聘合作”等议题的热烈讨论,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对科学教育的热忱与对未来合作的期待。基础教育的“沃土”与高等教育的“养分”在此交汇,碰撞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此次座谈,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交流,更是一场跨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星辰之约”。北京一零一中大兴分校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携手北大天文系、海淀科普教育协会,搭建开放共享的学习平台,让孩子们既能读懂草木生长的奥秘,也能追寻星辰大海的璀璨。未来,我们将持续探索“无边界学习”新模式,为造就更多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青少年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