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北京市通州区第十一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贡院小学操场隆重举行。运动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为主题,由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统战部、北京市通州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通州区民族小学承办。与往届相比,本届运动会参赛学校覆盖全区,参与学生人数最多,首次增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展览体验区,让运动会不再局限于竞技本身,更成为一堂生动鲜活的民族文化教育课。
舞狮、跳皮筋、抖空竹……开幕式上,各校运动队拿出“十八般武艺”。他们有的身着传统服饰,生动演绎中华传统礼仪,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有的“披挂上阵”扮演成红色和黄色的狮子,伴随鼓点憨态可掬地舞动起来,引得观众阵阵喝彩;有的像是从年画里走出来的娃娃,伴着传统歌谣欢快地跳起皮筋。
为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感可触,本届运动会特别设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展览体验区。推铁环、投壶……师生们兴致盎然地驻足体验,在互动体验中深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增进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竞技场上,运动会设置了个人、集体、游戏三大类九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有推铁环、踢毽子、跳绳等考验个人技能的项目,也有毽球、板鞋竞速、“8”字跳长绳等彰显团队协作的集体项目,还有高跷往返接力、投壶、旱地龙舟等充满传统韵味的游戏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有着重要的育人价值,一方面让学生在趣味运动中强健体魄、培养团队意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直观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民族传统文化以可感、可知、可参与的形式扎根学生心中。”通州区民族小学校长白海东说。
通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青松表示,本届运动会是通州区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的生动实践,既是体育技能的展示舞台,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契机。通州区将持续为学生搭建体育竞技与文化交融的多元平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