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收藏本站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环球资讯网 > 军情观察 > 绽放民族团结之花(强军路上)

绽放民族团结之花(强军路上)

发布时间:2014/11/30   阅读:

    今年8月的一天,刚从疏勒“八一爱民学校”毕业的维吾尔族少年米尔扎提,和9个小伙伴相约同返母校。这一天,他们都收到了“疆内初中班”的入学通知书,获得前往乌鲁木齐读初中的宝贵机会。

  这一切,还得从18年前说起——

  1997年初,南疆大地格外寒冷。总参驻南疆某部官兵节前进村走访时,路过驻地托喀依小学。眼前的一切,让他们大吃一惊:矮旧的平房、四处透风的窗子、凹凸不平的课桌、取暖用的炉子冒着刺眼呛鼻的烟,一个个被冻得通红的小脸蛋、一双双长满冻疮的小手……这些情景像针一般刺疼着官兵们的心。

  托喀依小学是一所始建于1938年的老学校。老师们说,每到冬季,许多孩子经常缺课,甚至有的从此辍学。官兵们意识到,驻疆部队有责任发扬部队优良传统,为群众献真情、做实事。不久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该部与校方正式建立了共建共育关系。修葺操场、粉刷教室、平整道路,派出辅导员、资助贫困学生……官兵像对待家人一样,一心一意关爱着这群维吾尔族孩子。

  2009年,全军将在新疆和藏区援建一批“八一爱民学校”。该部立即递交了专题报告,希望依托托喀依小学建设一所“八一爱民学校”。不久,一座占地48亩、建筑面积7690平方米,集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运动操场于一体的现代化双语学校拔地而起,解决了困扰周边5个行政村多年的适龄儿童入学难题。

  胡杨绿了又黄,官兵来了又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该部18年来倾心助学不变的信条。

  2008年初,年轻军官鲁林接过战友周海峰传来的接力棒。他至今记得第一次到贫困学生木可代色家中送助学金的场景:“木可代色是个孤儿,村里收留她的两位老人,家境也不太好……”当得知又一位解放军继续帮助孩子时,老人激动得泪流满面,“扑通”跪在地上,反复念叨着“热合麦提(谢谢)”。那一刻,鲁林的眼睛湿润了,他赶忙扶起老人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份爱心传下去。第二年,木可代色顺利考上“疆内初中班”。消息传来,鲁林马上拨通周海峰的电话:“老周,你交给的任务,我完成了。”

  2013年,在该部上级党委支持下,投入专项资金,设立“前哨奖学金”,每年为品学兼优学生颁发“成才奖”,为贡献突出教师颁发“育才奖”。

  从该部退伍15年、已经是当地知名企业家的老兵毛献伟,仍然念念不忘学校的孩子们。今年8月,他主动找到老部队,提出共同设立“老兵助学基金”,帮助学校解决师资培训、校外交流的资金缺口。

  在当地,“八一爱民学校”老师图荪江和阿卜来提反哺母校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他们都曾是托喀依小学的学生。大学毕业那年,两位好兄弟选择了一起返回母校当老师,用知识反哺家乡,用行动回报亲人解放军。“我们都是喝着解放军打的井水长大的,不能光说解放军亚克西,我们更要向解放军学习,帮助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阿卜来提老师深情地说。

  在学校教学楼大厅里,一个题为“彩虹世界”的手抄报作品展格外引人注目。“团结就是力量。我们祖国的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儿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画面中,工整书写的小楷,被一颗大大的红心包围着。身着各族服装的小朋友跳着舞,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在“红心”的正中央,是身穿军装的解放军。

  村民吐尔库大叔为部队无偿看树护院长达32年,还砍下自家的树木用以建部队的葡萄园,年纪大了,干不动了,他还动员侄女婿来接班。临终前,吐尔库大叔对家里人反复叮嘱,“解放军的好,就像架子上的葡萄一样看得见、数不清,要永远记住!”

  “部队附近的几个村子,有今天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生动局面,与部队长期开展拥政爱民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疏勒县委书记董建说。

  51年前,一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唱响天山南北、红遍祖国大地。如今,总参驻南疆某部帮建结对绽放的民族团结之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绚丽夺目,闪耀在稳疆兴疆的希望之上。 


推荐资讯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18611682146 18612878329  13718459036   QQ:2754868060 QQ:2563761688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